top of page
喪事俗例
  1. 由先人仙遊日起,每晚下午五時於喪居大門燃點一枝約两呎之長白洋燭,年逾七十者可用長紅燭。或在喪居大門加白布帶,直到出殯開喪為止。

  2. 枉死者需在出殯前招魂

  3. 不幸死於自殺,交通意外,或因任何原因橫死者,在家屬出發到殯儀館守夜前,均需要做招魂儀式。拜祭時,可用冬瓜(橫切成塊),把香蠟蠋等插於冬瓜肉上,因冬瓜肉位較闊,置於路面上較為平穩,備號角、竹枝、鏡、尺、剪以及先人穿着過的舊衣物。

  4. 先人過身後,家中祖先位需馬上用紅紙遮位,紅紙底部向外,紅色位置朝內。需遮祖先神位,相傳人死後,因魂未開路(俗稱未正魂),故而見到大神(如觀音、如來佛祖、祖先、地主等)會驚煌,為怕嚇着剛逝者,所以要用紅紙遮住神位,令先人魂魄在屋內時較為定神。

  5. 未開光明路之前,陽居者於喪居內煮食時,不可煮馬牛肉。甚或在出殯前,親人也不吃馬、牛。理由是新喪者將會認識牛頭馬面等「新朋友」,故不應吃其肉,以示尊重。總之,先人居於何處?祖先位放在何方?便是喪居之地,同住之親人應守此例,以示對牛頭馬面尊重。

  6. 居喪期間,喪家親人不宜在家中洗頭。傳在家中洗頭,魂魄會飲下洗頭水,加上洗頭後披頭散髮,較易招惹「污糟物」。喪家親友在守夜前宜出外洗頭,如未便出外者,也應選在陽氣最盛之時間,如中午十二時前洗頭。以前,有「拜神婆」者,因經常和魂神打交道和接觸,所以,在初一、十五也不會洗頭,免令自己惹上「污糟物」。

  7. 從前,如家中有親喪,孝子需戴孝三年,孫兒也要戴孝一年。所謂守孝三年,就是兩年零一日,也算依循俗例。如今,即便在墳頭前已除服,但身除心不除,心內仍有「孝」。所以,居喪期四十九天,盡量不出席紅白二事。喪家本身也不慶祝喜慶事宜,因不合禮教。

  8. 如喪事在過年前發生,喪期要跨過年關,喪居內如掛有賀年掛畫,均需除下。

  9. 未開喪前,家中如需開火,早晚餐均應「拜飯」。即在開飯時呼喊先人吃飯。以前,殯葬行業中有「喊口婆」,她們是專業嗌飯者,職責就是呼嗌魂魄回家享用飯菜。上世紀六十年代,仍見這類「死人大矜姐」,我爺爺過身時,便請有喊口婆來嗌飯,「煮好飯了,請回來吃飯呀……」喊口婆邊呼喚邊擺食物位。

  10. 出殯後,有除服,纓紅、上高等儀式。以前,神位會放在高樓上,所以,便有上高儀式(即送上神枱),以後親人便可朝神位上香拜祭。

  11. 出殯前,喪家需封回「吉儀」予拜祭者。喪家親友收到帛金,回「吉儀」時只能講「有心」,不能說「多謝」,避免再有「謝禮」。「吉儀」代表「謝函」,只在殯儀館送與致祭者,禮成後,就是有補送帛金,祭帳者,也不用補送「吉儀」,只封利市或心意卡表謝意便可。吉儀內,一般會放有糖果一粒(因哭拜先人者,可能會哭至聲嘶力歇,可以糖滋潤);一塊錢幣,當如給與到場拜祭者之交通補貼費;毛巾或紙巾,令拜祭者有巾拭淚。放置於靈堂上之大相,可火化,也可拿回家擺放。如欲拿回家中安放,需於七七四十九日後才擺於神位,未擺於神位前,需用紅紙包好(紅紙紅底向內,白面向外)置放家中一隅,至到期日才上送神枱安放。擺相前,要為大相換上新相框。

  12. 拜祭時穿孝服。因儀式分守夜及出殯兩節。守夜後,孝子及至親可在靈堂除孝服,孝服放於靈堂內,不用帶回家。孝子可拿回帛金,不放在靈堂內。翌日出殯,再行披麻上身,上山後即時在墳前除孝脫服。

  13. 安灰或立碑時,祭品可備有鬆糕(意喻大發)、燒肉、雞、齋飯、柑或桔(意喻有金和大吉大利)。古老俗例,祭品不會有餅乾(為怕病音不祥)、橙(慘)、蘋果(平果)。

  14. 在殯儀館守夜時,孝子可買汽水、西餅招待親友,但正餐多數吃齋,以示對死者尊重。􀀁

  15. 置放陪葬品,忌用毛衣、皮草及膠質衣料。因為皮裘和褸是不會腐爛的,如火化或土葬,火化時會噴出大量濃煙和產生強烈氣味,土葬起骨時也會有相當大的味道。另外,置放膠質衣物,膠會滲入先人骸骨內,執骨時,屍骨會成黑色。電子零件,電話、相機等也不能作陪葬物,因為這類電子產品在火化時會遇火爆炸。

  16. 忌放陽居者之照片於先人棺木內。因為帶陽居者照片入棺木,會令相中人遇霉運,為陽居者着想,家庭照、全家福、偶像照片均不宜作陪葬品。上山土葬時,送殯者也要注意,太陽往那一邊照射自己的身影不能跨過墓穴,意喻不能給棺木壓過,或被泥蓋過,否則對陽居者也會帶來不利。

  17. 名貴陪葬物,如手錶、珍珠玉石等,宜放在骨灰盅內,不可置放於棺材,因作火燒土葬較為浪費。

  18. 一般陪葬品,只會放假牙,書、拐杖、佛經、佛珠、聖經等。

  19. 陪葬衣物包括平日所穿的內衣褲、外套、全部都是棉質或的確涼、蠶絲等。

  20. 根據(南海、番禺、順德)鄉例,先人在出殯後,每位兒子均可得先人留下的一條長褲、一對柑及一封紅利市。老人家的意思,是把富貴、金和利市留給子孫。每位女兒,在先人出殯後,可得壽被被角一塊及利市一封,以取其吉利之意。如婦女懷有身孕者往拜先人,可得薑,扁柏紅頭繩、紅筷子及利市,薑意喻發芽生長,如生產前,此薑仍未發芽,可放在第一煲薑醋煲內,作為老薑煲之,如已發芽,可扔掉。孕婦在山頭除服後不檻火盆,扁柏可帶在頭,紅頭繩放於銀包內。筷子意喻早生貴子。利市則是送給新生兒之禮,待產者需為未出生之兒女取回吉儀及利市。

  21. 出殯日兒孫們買最後一份早點到靈堂祭祖,牛馬肉依然不能擺放,其餘食品可買先人生前喜歡之食物。

  22. 花圈擺放後棄掉,祭帳可在親友離堂後拆除,喪家親友拿回或捐贈予慈善團體均可。

  23. 如有親人在海外未及趕回致祭,可在出殯後把謝函連同利市寄給海外之親人,但不可寄吉儀。

  24. 長子嫡孫或負責捧先人照片者,於上、落靈車或帶回家入門時,均要和人打招呼,通知先人「上車」或「下車」。

  25. 如家中未有安放祖先神位者,可在佛堂設置先人靈位拜祭,使早晚有香火及鮮花果品供奉。

  26. 拜新山儀式。有所謂「新山不過社,社期前拜山」。中國人有分春社、清時、秋社、重陽及冬至。社期年年不同,要看通勝才能定出拜山日子。潮洲人會拜三年「新山」,其他省縣則拜一年新山者較多。

bottom of page